许多历史文人站在黄河边书写她的壮阔,但她也为沿岸的人民带来了不少的灾祸,以至于黄河还有一个称号叫做“中国的痛苦之河”。
每逢暴雨汛期黄河便会爆发洪水,这令沿岸的人民叫苦不堪。无论古今为了预防黄河的洪水都会修建堤坝来抵御灾害,为了在洪水来临时有效的分流保证沿岸地区人民的安全,如今还会修建闸门来减轻洪水对人们造成的威胁。
黄河上游有一座十分著名的闸门,被称为亚洲第一闸门,这座闸门始建于1975年,在当年耗资便超过了8千万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闸门至今已经46年未打开过,当地老百姓对此表示“这个闸可绝对不能开”。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1975年我国河南南部出现了一场巨大的台风, 这场台风不仅摧毁了大量的农作物,还带来了大量的降雨。
当时黄河两岸的村民为了躲避全都躲避在家中,霎时间听到如同响雷一般滚滚而来的声音,紧接着便有人大声呼喊着“洪水来了!”
人们还没反应过来,巨大的洪水便冲塌了房屋。灾后有有关部门进行过统计,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多达两万六千人,但有其他来源的报告表示死亡人数可能多达八万五千人。
五百万间房屋倒塌、近两千万亩农田被毁、受灾的人数超过一千万人、损失超上百亿元人民币。
灾后国家将守在人员安置好之后便开始对洪水的原因做多元化的分析,结果发现这场灾害为何会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主要是因为水坝和水库的质量存在缺陷,后期也忽视了防洪的问题。
为了避免事件再次发生,国家领导人决定在河南省濮阳县渠乡村修建一座能够分洪泄水的大闸。
经过一年的筹备和设计,1976年我国水利部开始建造这座大闸,然而在建造的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难题。
当时我国的交通条件并不像如今一样便利,这就导致材料运输和专业人才的调动出现了严峻的挑战。
黄河内淤积的泥沙也让大闸工程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未解决这样一些问题,有关部门提高了大闸和堤坝建造的质量发展要求,所有人员吃住全部都在黄河边上。
为了保证大闸工程的顺利进行,当地村庄的村民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终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将这座“亚洲第一大闸”建设成功。
这座大闸总宽209.5米,全长749米,泄洪口一共56个,寓意着全中国56个民族面对灾害共同抵抗的精神。
这一大闸建设成功让两岸人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不过令人感到神奇的是,这座大闸建成的46年时间里从未开过闸。就连当地的老百姓也表示“绝对不能开闸”,因为一旦开闸就意味着灾祸将至。
渠村大闸其实就是我国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关键部分,但这座水闸自建成后就一直没有开闸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