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顶级规模的高平战役我军围困越南一师打了28天 知

来源:江南体育app    发布时间:2024-10-11 10:40:42 公司动态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在这场近一个月的战争中,高平战役是顶级规模、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中国人民以一个军的兵力,围困越南高平一个师整整28天。

  然而遗憾的是,直至战争结束,我军也并未全歼这支敌军,彻底占领高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未能吃掉越军的一个师部?这又能给今天的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

  高平省,位于越南北部地区,其省会为高平市。该省与中国云南、广西两省接壤,其境内多以山地、丛林地形为主,地势险峻,是中国通往越南的第一道大门。自19世纪法越战争爆发时,高平就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中国人民兵分东、西两路,总计20万大军呈钳形攻势,直扑越南境内。其中,东线万人,由开国上将指挥。

  在东线小时时间攻破莫隆,进入越南境内后,第42军124师接到紧急任务,要求其沿越南4号公路向南奔袭,目标直指高平。

  彼时,越南在高平部署了一个师左右的兵力,总计1.5万人。如若我军成功包围高平,并将这支越军部队歼灭,那么我军从此急转南进便再无后顾之忧。

  考虑到控制高平对于越战整体的重要战略意义,总部给予第42军4天之内包围高平驻军,3—5天以7个师兵力歼灭高平全部驻敌的命令。

  为了能使第42军可以速胜高平驻军,总部还令兄弟部队第41军组成北线军展开配合。总部要求在第42军在12个小时内抵达841高地、809高地地区,切断3号A公路,并歼灭驻扎在当地的越军852团,从而阻止高平越军溃退和外部敌军增援。

  东线总部的作战部署,堪称是继承和发扬了我军在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以大穿插、大纵深战术分割包围敌军,歼灭其有生力量的战术传统。按照东线万余人驻军就会不战自溃。

  首先是情报方面存在的偏差。开战之初,我军接收到的情报是,越军在高平驻军总计有1.5万余人。但是,在我军攻入越南境内后,越军方面就在高平当地进行了总动员,地方的民兵以及民间的非正规武装组织,都成为了迟滞我军前行的阻力。

  在第42军124师前往切断4号公路的途中,发生了大小数十场战斗,但其中的过半的战斗,都是和地方的越军民兵之间展开的。这些越军民兵虽然装备低劣,人数有限,但只要出现在我军后方就是一个潜在的麻烦。为保障我军补给,124师在前行途中,不得不挨村挨乡进行“拔钉子”式的战斗。

  除地方民兵迟滞了我军的攻势之外,第42军中还混入了大批越南特工。这些特工面孔和士兵十分相似,而且也会说中文,因此很难辨识。譬如2月18日,在魁剥山谷行军的途中中,配合第124师的121第后勤部队师遭到越军特工突袭,仅一战中军人、民工的伤亡就接近300人。

  此外,地形也是影响行军的一大因素。高平省城市外围多以山地、丛林等地形为主,地势崎岖,不便于开展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穿插作战,这给部队作战增添了诸多方面的限制。

  在群山环绕之下,越南的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并不完善,整体宽度十分狭小,这让我军的机械化部队行军速度十分迟缓,却为敌军的伏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月19日,124师的坦克部队在4号公路行军期间,因为4号公路的宽度十分狭小,我军只能将装甲部队排成一字长蛇阵行军,然而越军此时对我军坦克部队进行了前后夹击,使我军队首和队尾坦克丧失战斗力。关键时刻,是我军部队的第二辆坦克冲开首辆坦克,才为我军后方部队打通了道路,避免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等到2月中旬,第42军先头部队即将抵达高平市时,越军突然爆破当地河坝,使我军在班翁一带遭遇洪水阻拦。执行任务的主力124师不得不暂缓行军,修筑浮桥,总部只能另派121师中机动性最强的第363团前往计划位置。

  身为先头部队的第363师克服了洪水和地形上的障碍,仅用了32个小时就完成了急行军任务。而124师在成功搭建浮桥后,先后夺取了夺取嫩金山口,博山和652高地,并在2月20日上午攻克490高地、17号高地和526高地,从而对高平市形成合围之势。

  第41、42两个军的部队,对高平形成合围用了近4天的时间,超出了最初的作战预期,这让城内的越军有了修筑防御工事,组织民间动员的机会,也就使得我军用3——5天全歼高平城内守敌任务的困难更大。

  按照东线军完成对越南敌军的合围后,越军就会不战自溃。但是,令总部没想到的是,驻守在高平的这支越军作战意志十分顽强。在我军多次劝告后,都拒不投降。无奈之下,我军只好对驻守在城市内的敌军展开痛击。

  为快速分割包抄敌军,我军第一次在战场上大规模采用了步坦协同的战术。由于在雨林内行军困难,我军的士兵也搭乘在坦克上尾随行军,这种战术的益处是增强了我军在丛林地形中整体的机动性,但是弊端在于倘若在山谷内进行行军,步兵和坦克都很容易成为敌军反坦克部队的目标。

  经历过数日苦战,我军成功凭借着装甲优势风格包围了敌军的主力部队。随后,尽管越军的相当部分主力被我军击溃,但四散溃去的越军部队并没有像我军预想的那样放弃战斗,而是和当地的民兵混在一起,进行就地反抗,这让高平战役的覆盖范围一度达到了2400平方公里。

  倘若不能歼灭这股敌军,那么就会为主力部队后续南进造成安全风险隐患,因此我军只能分散兵力,对2400平方公里的高平作战地区进行挨村、挨山的清剿,这让我军的一部分营级作战单位处于单独作战的状态。譬如第50军448团的一个营,在清剿高平作战区越军期间,就被当地的越军民兵部队包围,后历经苦战才得以突出重围。

  在第42军进行长达近十日的围剿后,我军意识到想要彻底歼灭高平敌军,就必须要增添兵力。为此,我军先后投入了第20军58师、第40军150师、第54军160师和162师先后4个师投入战斗,加上第42军麾下的7个师,总计11个师。在强大的兵力优势下,我军终于在2月24日攻占了高平省省会高平市,为我军随后的向南进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东线总部增兵的决策,也为高平战役留下了一定的遗憾:在最初的计划中,第42军准备以7个师的兵力攻克高平,歼灭高平守军,但在对越反击战的尾声增添的兵力却到了11个师,因此这与总部最初的作战目标并不完全相符。而从消灭越军的角度来看,当时第42军虽然打散了越军驻扎在高平的1.5万人主力,但是高平外围的民兵从始至终并没放弃抵抗,继续在与第42军的各个部队进行缠斗。

  在乡村和丛林之间,第42军的各支部队与越军之间的战斗十分惨烈。据统计,在长达19天对高平外围的清剿战斗中,双方累积的伤亡人数高达10万人,平均每日就有5000人左右的伤亡,越军方面的抵抗虽然强烈,但自身也付出了十分惨痛的代价。

  1979年3月5日,驻扎在高平前线军收到命令,准备向国内撤军。作此前作为攻克越军北大门先锋的第42军,如今又要承担起为我军主力部队殿后的任务。为此,第42军采用了交替撤退,在沿途炸毁铁轨,部署地雷的战术,将尾随追击的越军彻底封堵在国门之外,从而保障了我军主力部队和我国西南边防的安全。

  1979年3月16日,随着最后一支部队从高平省内撤出,长达28天的高平战役就此结束,对越自卫反击战因此划上了一个句号。

  回顾高平战役的前后过程,人们总会发现其中有着诸多的遗憾。但是,在崎岖险峻的地理环境和难缠的敌军表现,第42军的表现实际上已经很出色。正因为第42军在高平战场上的英勇付出与牺牲,才为南进中国人民部队的胜利开辟了安全的通道。

  但是,从这场惨烈的战役中,中国人民也吸取了诸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将其应用到20世纪80年代的军事改革当中。

  首先,吸取了此次丛林作战经验相对不足的教训,在日后的训练中加强部队在丛林、山地等恶劣地形的特种作战训练。归国后的第42军,将在越南期间丛林作战的经验分享给了其他部队,大幅度提升了我军的特种作战能力。在随后的军事改革中,第42军先是更名为第42集团军,后更名为现今的“第74集团军”,其麾下部队有着“丛林之虎”的称号。

  其次,在高平之战中,我军首次采用了大规模步坦协同的战术。但是,我军步坦协同的作战经验,在当时还大部分来自于苏联模式,因此在从来作战期间暴露出了或多或少的弊端。高平战役结束后,我军吸取了此次战役期间坦克外携轻步兵易成为敌军反坦克目标的教训,对步坦协同战术进行新一轮的战术改进,最终形成了我军的装甲部队作战模式。

  最后,我军在高平战役中采用轻步兵大穿插、大纵深的战术,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让我军意识到单纯以士兵作战意志和单兵战术取胜的时代已逝去,从而更进一步坚定了我国进行军事改革,踏上国防现代化之路的决心。到20世纪80年代两山轮战期间,我军的战术已经逐渐发生转变,不再仅仅依靠纵深战术取胜,而是采用了轻步兵堑壕作战与火力覆盖相结合的战术,从而使来犯的越军则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时至今日,对越自卫反击战已逝去了43年的时间。但共和国的人民永远都不可能忘却那些为今日和平与幸福而付出生命的人们,他们的功绩将永世长存!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