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6所高校的低碳创意作品在现场展示。
本次活动在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民进浙江省委、浙江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指导下,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浙江省科协资源环境学会联合体、杭州市科协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余杭区科协、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余杭分局、百丈镇人民政府主办,绿色浙江、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杭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承办。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肖青,浙江省科协一级巡视员姜长才,浙江省政府法制办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吴强军,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慧虹,浙江科技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单胜道,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周力军,余杭区委常委、副区长顾国煜,余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幼群,民进浙江省委会社会服务处处长韩依群,浙江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陈利等领导出席活动。
近年来,在余杭西部富美的时代背景之下,百丈社会经济得到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以党建引领,以科技志愿服务为核心的公益文化融入到民生、旅游、教育等各项工作,慢慢的变成了百丈这个山区小镇的特色文化,并形成了公益公社的特色品牌。
余杭区委常委、副区长顾国煜对来到余杭的科技志愿者表示欢迎,并对百丈镇组织新一年的“人人3小时”公益文化节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搭建平台,将百丈的生态、人文优势和多方资源进行整合,逐步扩大百丈公益公社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二是突出创新举措,结合百丈真实的情况开展形式多样公益活动如科普活动,支持及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三是守好生态家园,擦亮底色,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活动现场,企业代表、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柴李琳,百丈镇机关代表、后勤工作人员周小丽,村社代表、百丈镇半山村党总支书记洪秋平,民宿农家乐代表、百丈镇民宿农家乐协会会长陈永珠,党员志愿者代表张伟良共同发布百丈公益公社20件公益清单,倡议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为低碳环保贡献力量。
民进浙江省医卫专家服务团、百丈民进开明同心服务基地也在活动现场外围开展专家义诊服务。百丈民进开明同心服务基地负责人、浙江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慧虹介绍,自2021年入驻百丈以来,已有数批志愿者热情参加专家义诊、法律咨询、农技资源、开明讲堂等服务。浙江省政府法制办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吴强军为现场参加服务的医卫科技志愿者颁发科技志愿服务纪念状。
活动现场,百丈更是收获了一个有份量的标签。浙江省林学会秘书长周子贵为七彩百丈自然教育基地进行省级自然教育基地授牌,百丈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哲接牌。2021年百丈镇进行了七彩百丈自然教育基地的申报,并通过审批成为了全省第三批自然教育基地,也是全省唯一一个以全镇域为单位的自然教育基地。
自百丈公益公社建设以来,百丈已经聘请了七位公益科学家,来到百丈开展科技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和科学家精神。公益文化节活动现场新聘了三位公益科学家。余杭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黄庆芳为浙江省创造学会朱欢乔、浙江省电力学会谷纪亭、浙江省林学会黄玉洁等颁发公益科学家聘书。
活动现场还对浙江省科协资源环境学会联合体成员学会中在“资源环境月”有突出表现的其中十家学会进行表彰。联合体秘书长忻皓介绍,2021年在浙江省科协的指导下,26家省级学会联合成立了浙江省科协资源环境学会联合体,去年12月联合体各学会积极开展了“资源环境月”系列活动,各学会分别组织学术交流、建言献策、人才培训、客户服务和特色科普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助力浙江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活动现场,浙江省科协一级巡视员姜长才对省塑料工程学会、省土地学会、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协会、省电力学会、省地球物理学会、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省造纸学会、省水土保持学会、省食品学会等十家学会代表进行颁奖表彰。
为进一步助力百丈作为全首首批低碳试点镇的工作,活动现场还建立了百丈低碳公益党建联盟。省科协资源环境学会联合体功能型党总支书记胡开堂与百丈镇党委书记陈时忠分别代表两个党组织签约共建。
六家科技团体党组织分别对接了百丈镇不同单位,推动六大领域低碳助力合作。浙江省电力学会党支部与百丈镇城建支部开展低碳能源合作。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和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低碳管理合作。
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的承诺,今年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等单位主办了大学生低碳循环科学技术创新大赛。在浙江,省科协资源环境学会联合体联合了浙江大学环境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浙江科技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等院校共同发起了浙江赛区的活动。活动现场邀请了六个参赛院校的代表以微路演方式展示低碳创意。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严冠强介绍的是低能耗弧形闸门。弧形闸门因运转可靠,水力学条件好,在现代水利工程中被普遍的使用。但由于闸门挡水面积大,自重大,启闭过程需要耗费大量能源。针对传统闸门耗能大的问题,我们研发了新型低能耗自启弧形闸门。该作品在秉承“绿色、低耗能”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加入水箱自启系统,替换了原来的结构。低耗能弧形闸门适用于大型水利工程、农村水利调控和城市水利设施。可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耗能,自动引水,促进农业自动化、机械化。
浙江科技学院穆汝明欣同学展示的作品是生物碳及低碳纸质产品。该产品以农作物秸秆、废弃木屑、猪粪等农业废弃生物质为原料,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经过热化学反应制备成的,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抗氧化分解能力,含碳量可达60%以上,并能在土壤中存在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这种生物质碳产品可用于修复土壤当中,不仅实现了农田土壤质量提升,更实现了农业固碳效应,有效助力低碳农业和乡村振兴。
浙江工业大学林瑞琪同学展示的作品是环保磁力搅拌机。该磁力搅拌器外壳由废纸盒粗略加工制作而成,其转子由硬纸板和强力磁铁通过熔胶枪固定在电机上,盒子顶盖处由硬纸板筋增加机械强度以提高实用性。该装置由PWM旋钮开关来调节转速,电源为5.5mm圆口插头,兼容充电宝等移动电源。整体小巧轻便,环保,方便携带,功能稳定,能驱动中小型的磁力搅拌子,在生活和实验室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杭州师范大学张亦南同学带来的是浸没式生物超滤反应器。产品围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主题,对膜技术不断进行研发,以浸没式生物超滤反应器(SMBR)为代表的新型反应器,在提高脱氮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与运行能耗,有望成为“节能减排”和“污水资源化”战略的主流技术。
浙江大学杜林哲介绍的作品是碳循环智能分拣系统。本作品试图从将设备体型降低,将传统的垃圾分拣流程集成,同时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管理,能够自主完成垃圾分拣、压缩、满载检测等常用功能,以AI技术赋予垃圾分类更强的动力,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浙江农林大学李明哲介绍的是零碳半山村。他认为通过降低碳消耗、增加碳汇实现“零碳”乡村的建设势在必行,在王懿祥教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提出了乡村碳排放清单体系的编制体系,针对碳排放量和碳吸收增汇量进行了科学计算,建立了乡村小尺度的数据收集标准,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年度碳汇。
微路演也进一步激发了现场来自近30所高校的同学参与低碳循环科学技术创新的热情。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肖青,浙江科技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俊,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王懿祥,团中央创业导师、松果仁研习社创始人乾甫,杭州亚运城市文明礼仪之星、浙江大学津巴布韦留学生米莱一起来到现场对作品进行点评。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肖青、省科协一级巡视员姜长才、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慧虹、浙江科技学院副校长单胜道、 杭州市科协副主席周力军、余杭区委常委副区长顾国煜、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幼群、区科协主席黄庆芳、百丈镇党委书记陈时忠、省循环经济学会秘书长张进共同启动首届大学生低碳循环科学技术创新大赛浙江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