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绍兴日报·新周刊》刊发了“守望——浙东运河边的十张面孔”特刊,其中介绍了“中国第一河口大闸”建设者徐青松修建曹娥江大闸的经历,现予转发。
徐青松,1957年生,绍兴人。曾任绍兴市水利局副局长、绍兴市小舜江工程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绍兴市曹娥江大闸建设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绍兴市政协副主席等职。现为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市政协委员。
午后39摄氏度的高温,单趟车程50分钟,今年67岁、退休在家的徐青松,硬是比记者早半个小时赶到了相约之地——曹娥江大闸。浅色短袖T恤,灰色长裤,脚上一双旅游鞋,一身休闲穿着的他,眼镜背后闪出光芒,跟昔日的小同事有说有笑地聊天,现场散发着他“回了娘家”的轻松和温馨。
从2003年6月接受任命,到2014年12月履新,徐青松在这里工作了11年半,跟同事们和各路建设人马一起,成功将曹娥江大闸从蓝图变为现实。这一当时绍兴顶级规模、投资最多的水利项目,也在这位工程管理者心中留下了最深牵挂和最多回忆。
“潮水一来心发跳,年年搭舍(绍兴方言,一种茅棚类的简易房子)年年逃。”曹娥江上游源短流急,下游受钱塘江潮汐顶托,民谣折射的正是曹娥江流域频发的洪涝灾害。“实际上,老三江闸不是因为年代久远废弃的,而是因为外江泥沙淤积,平原洪水排不出去。后来建了新三江闸,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徐青松道出原委。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徐青松在浙江大学读的专业是电力,1986年进入当时的绍兴市水利电力局,“边工作边学习”,慢慢成长为一名专家型领导。1996年起,作为分管防汛工作的副局长,徐青松先后参与了汤浦水库及其输水工程、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建设管理。这些经历,让徐青松对水利专业方面技术有了深入钻研和理解,为他后来负责曹娥江大闸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早在1958年,当时的浙江省宁波专署就有在曹娥江建闸的设想,因种种原因旋遭夭折,但此种呼声始终没停过。“作为水利主管部门,我们当然也主张加快建设。因为根治曹娥江水患、解决绍兴平原排涝问题的终极之策,就是在河口建闸。”说话时,徐青松神情严肃,那是一种对理想孜孜以求才有的坚定。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经省、市多次协调沟通,2002年初,我市组建曹娥江大闸前期工作协调小组,2003年6月,曹娥江大闸建设管理委员会成立,绍兴人历经半个世纪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徐青松被任命为大闸建管委常务副主任,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管理。更幸运的是,这项工程得到了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的关心关怀。2003年5月27日,习同志专程来到绍兴,踏看曹娥江大闸闸址。“站在习同志边上的就是我。”在大闸陈列馆一张放大的老照片前,徐青松对21年前的那一幕,至今记忆犹新。“我汇报了为何需要建大闸、为什么选址在这里、做了哪些前期工作和下步打算,习同志对我们的工作表示肯定,并对快速推进提出了要求。”
两年半后,大闸建设者又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2005年12月30日,习同志宣布“浙东引水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开工”,并启动开工按钮。“开工典礼虽然简短,但场面隆重,大家那个振奋啊!”徐青松说,曹娥江大闸建设能取得成功,跟习同志的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
说是大闸建设的管理者,其实更多时候,徐青松更像一名施工员。“我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泥瓦工。”平时不但吃住在工地,碰到施工中的困难问题,他更是身先士卒冲在前面。
开工典礼后,大闸进入了主体工程建设阶段,但面对的却是闸下泥沙冲淤、软土地基、海水强腐蚀环境等恶劣自然条件。徐青松清醒认识到河口地区建闸的高难度、复杂性,又无可供借鉴的先例和经验,为此他致力开展重大课题攻关,推动“将科学技术贯穿大闸建设全过程”。
海水环境里,如何防止混凝土不被腐蚀,确保工程寿命,是个世界性难题。为攻克这一难关,徐青松带领科研人员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水科院、清华大学、河海大学等名校大院合作开展技术攻关,从不同方案中寻找最优解,最终研发出一种能有效阻拦氯离子的高性能混凝土。但这种混凝土现浇时有可能会出现裂缝,需要严控内外温差。“浇筑时,我们把外面包裹起来,以防空气流通降温过快,同时内部用地下水和冰屑控制温升。”功夫不负有心人,技术创新获得巨大成功,得到了水利部领导和院士专家的高度肯定。
大闸建设过程中,共开展重大科研攻关项目30多项,抗腐防腐高性能混凝土、鱼腹式双拱钢闸门等新技术新工艺都是河口建闸史上首次运用。大闸工程先后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实现了国家级优质工程奖“大满贯”。
11年半,4200个日日夜夜,其间的披星戴月、奔波劳顿、加班加点,全都知道的恐怕只有徐青松自己。“驾驶员因为跟着我,双休日、节假日没得休息,吵着要调走。”徐青松回忆到这段,哈哈大笑。
2008年12月,曹娥江大闸下闸蓄水;2009年6月,大闸正式投入试运行。
至此,曹娥江下游告别千古涌潮,闸上形成正常库容达1.46亿立方米的带状河道水库,多年平均增加可利用水量6.9亿立方米,对绍兴乃至浙东地区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今年8月底,大闸累计运行调度2785次,运行2335天,排水约627.30亿立方米。通过闸上河道向浙东引水工程引水50.45亿立方米,向绍兴平原引水60.05亿立方米,向周边企业供水10.36亿立方米。闸上河道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及以上标准。
“正是在大禹精神的感召下,广大建设者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创造了这个奇迹。”作为大闸工程的建设管理者,水利人徐青松的血脉里自然也流淌着大禹的基因。
曹娥江大闸最初的设计为三十孔,但徐青松提议改为二十八孔,总的宽度不变,为的就是与老三江闸保持一致。徐青松说,老三江闸,也叫“应宿闸”,闸门数量对应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寄托着闸基稳固永久的美好愿望,“曹娥江大闸作为老三江闸与新三江闸的发展和提升,我们要把它们蕴含的思想和文化也移植过来、传承下去。”
大闸建设中,这种对大禹精神、水利文化的自觉传承,并没有停顿。为最大限度彰显江南水乡风韵、弘扬绍兴水利文化,在市政协的全力支持下,建管委专门规划设计,在大闸交通桥两侧的石栏板上雕刻了“娥江流域风景名胜图”“娥江流域典故传说图”各二十八幅,又征集古今中外名人涉及水文化的名言名句,邀请市内外书法名家和篆刻大家书写、刻石,陈列于大闸各处,共计布置“名人说水”文化石120多块。这些字画石栏、诗书石块与小品景观、花卉绿植、亭台水榭珠联璧合,一同营造出诗情画意、移步换景的独特景致。大闸也被授予国家水利风景区荣誉称号。
“在全国水利工程中,曹娥江大闸的水文化是最有特色的,得到了水利部等上级机关领导的一致赞赏。”徐青松自豪地竖起了大拇指。
这些年,利用市咨询委和市政协开展调研活动的机会,徐青松每年至少会去一次曹娥江大闸,闸上走走,陈列馆转转,望望江海,看看碑亭、刻石和自己种的树。“每次来都有新的感受,常看常新!”徐青松又儒雅地笑起来。
“上善若水”,这句文化石上的刻字,无疑是对这位“中国第一河口大闸”建设者、守望人“缵禹之绪”、献身水利的贴切评价。